首页 >文渊(中学版) 2024年-2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11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以世界历史《走向近代》为例

    作者:旷瑜胡诗文页码:32-34

    摘要:近年“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初中课程改革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是“控量”“提质”“涵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单元作业设计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即研制单元作业整体目标、细化单元作业目标、设计课时作业。弥补课时作业往往限于课时教学任务,本文设计了跨课时作业让单元作业目标有效实现。

  • 12

    “双减”背景下高效篮球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曾新华页码:35-37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中小学重视素质化教学。传统灌输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体育课堂是以培养创新性、全面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进行传授知识与提高技能为任务进行学习。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一轮改革,在体育课上运用高效篮球课程混合教学实现教学目的。如何将课堂有效地与高效篮球结合起来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双减”理论为出发点展开探讨并提出对于高效篮球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 13

    时空观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

    作者:李飞页码:38-40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确定对学生培养的方向,推动其素质水平的提升。在进行历史学科教学实践期间,时空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将时空观念这一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教师的需要思考的问题,从而带领学生对所学习知识进行宏观与微观的解读,更好的认知历史背景下各个事件发生的含义,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从而更加客观、专业的观察历史趋势。本篇文章,主要以时空观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为中心,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首先,明确了主题式教学的含义和作用。其次,分析了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教学现状。最后,结合实际,确定切实有效的时空观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方案,为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初中历史教学整体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 14

    如何提高地理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

    作者:程丽苹页码:41-43

    摘要:初中地理主要包括七年级的《世界地理》和八年级的《中国地理》,其中包含了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和人地关系。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要背诵很多内容。然而,初中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考,这使得他们用很少的时间来学习地理,地理教学可谓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小组合作是教师向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发起的挑战,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合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初中地理教学,结合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部分教学案例,围绕小组合作的应用优势、应用策略,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展开一系列探索。

  • 15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研析

    作者:陈娜页码:44-46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在教育学生文化知识之外,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逐步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为国家输送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求,也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展开如下论述。

  • 16

    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作用

    作者:李海龙页码:47-49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中职教育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职体育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精神风貌。其中,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17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李娟页码:50-52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为主线的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根深蒂固,也日益凸显出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初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更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旋律,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本文以大单元教学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围绕“以生为本”这一核心主题更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等。随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包括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等,以期能够创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徜徉在美妙绝伦的文学意境中,从而培养其审美意趣和创新能力。

  • 18

    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王吉林页码:53-55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总结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以及教学管理和评价的便捷化和高效化。进一步讨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支持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习、以及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19

    新教材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路径探讨

    作者:程丽页码:56-58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教材作为教师传递知识和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更新换代,传统的语文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开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势在必行。初中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依据,其关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关注到初中语文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语文教师在新教材投入使用的背景下,要能够深度理解新教材的编排原理和特点,继而切实地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优化,这样才能够使实际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由此,对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问题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 20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研究

    作者:黄梦倩页码:59-61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越发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分析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对古诗词以及背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根基的现代青少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