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中学版) 2024年-2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21

    初中科学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陈志刚页码:62-64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科学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问题,详细分析了资源开发的内容选择、技术实现及资源整合策略,并探讨了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文章指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初中科学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

  • 22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袁鹏页码:65-67

    摘要:在以往的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当中,主要的活动方式是小超以及课间操,其相对枯燥乏味,很难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所以在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存在敷衍心理,不能有效发挥大课间活动的效用。随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修订,学生需要注重身体健康,学校要的对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优化,但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体育大课间活动仍旧存在不足,本文就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 23

    以人为本:初中学校人本化管理模式的策略探究

    作者:夏晓伟页码:68-70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进一步加大了初中学校管理的难度,需要学校管理者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准、立足学生情况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人本化管理模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进行初中学校管理的时候学校管理者需要将人本化管理模式利用起来,因其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效果与理想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本文就初中学校管理运用人本化管理模式的策略进行探究。

  • 24

    对教育领域的“组团式”帮扶的一点浅显认识

    作者:张鑫页码:71-73

    摘要:教育领域的“组团式”帮扶是巩固国家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提升西部10省区市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阶段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领域的“组团式”帮扶是“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帮扶。

  • 25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

    作者:秦俊英页码:74-76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及数字化资源设计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活动趣味性成为基本要求。以往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而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初中阶段的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文以初中语文为例从作用、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

  • 26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下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韩雪玲页码:77-79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高度流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中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必须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策略。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为高中语文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研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27

    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作者:王月媚页码:80-82

    摘要:现如今,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全面改革,班级管理工作也成了一个重点。作为广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大先生”,教师需要全面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艺术,融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实现与孩子们的深度沟通以及交流,发现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境、问题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赋予孩子们相应的指导,设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等,促使孩子们在与教师的交互之中,建立发展的动力,不断投入到改善自我、创造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提升。

  • 28

    人教版与统编版教材《老王》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欣怡页码:83-85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对统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中《老王》一课的助读系统进行分析,对两版教材各自侧重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帮助教师探寻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做好语文教学的新出路。

  • 29

    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分析

    作者:李沂汐页码:86-88

    摘要:基于时空观念培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刻洞察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后脉络的关键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构建清晰系统的历史时空架构,形成具象化的历史空间认知与时间感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深入剖析其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萌生、演进及其深远影响,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素养,为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提供坚实支撑。

  • 30

    刍议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

    作者:罗惠婷页码:89-91

    摘要:所谓“大单元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科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结构,同时掌握学科思维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历史知识点进行零散地教学,忽视了历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就导致了历史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