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中学版) 2025年-1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1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

    作者:李检宏页码:31-3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教授相关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等。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和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意义和原则,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体验情境和创设多媒体情境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策略,以期通过情境创设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12

    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应用途径探索

    作者:罗能页码:34-36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差异,诸如学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学习兴趣、接受知识的能力等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分层教学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使他们能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身体状况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之间所存在的此种差异,在课堂当中引入多元化的模式,从而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从“初中历史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意义;初中历史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到初中历史的课堂,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提升教学效率。

  • 13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陈北良页码:37-3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与重视。高中地理学科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不仅承担着传授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地理技能的重要任务,同时更应该承担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以及培养其创新思维的重要责任。本文简要概述创新思维能力的概念以及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够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

  • 14

    初中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舒琬婷页码:40-42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提出了诸多改革政策,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提升地理课程教学质量,突出地理课程特色,教师应该以地理课程内容为基础,加强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课程改革的亮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保障,也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突出地理学科的育人优势,稳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 1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生命教育策略探讨

    作者:达彦鸿页码:43-45

    摘要: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并珍爱生命,促使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可根据学生的身心阶段发展特征培养其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本文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以阐释生命教育的概念为基础,探索初中阶段生命教育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意义、教学原则与实施策略。

  • 16

    思政教育融入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教材为例

    作者:何海生页码:46-48

    摘要:思政教育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还能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学生心中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教材为例,从搭设教学情境,利用教材漫画等多方面出发,概述了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 17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程辛页码:49-51

    摘要:本大纲围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探讨了三种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融合以及个性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跨学科融合强调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个性化学习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些策略共同构成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综合框架,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8

    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的策略探究

    作者:刘文慧页码:52-54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的策略,通过五个具体的教学步骤,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地图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指出,目前在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存在诸多不足,但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知识掌握水平。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建议。

  • 19

    基于CIPP模式的中学智慧教室教学评价模型构建

    作者:王一诺赵彤彤页码:55-5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智慧教室在我国城市与农村的中学中逐渐普及,但由于智慧教室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人们对高精尖技术的盲目追捧等原因,导致智慧教室中的许多技术或设备被荒废、闲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中学教学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与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一致,而且能够适应其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将CIPP模式中的四个部分与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评价阶段相对应,并对已有的教育评价的CIPP模型进行调整,本文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中学教学评价模型,旨在通过改进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评价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 20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作者:石玲逢页码:58-6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教育行业亦经历了显著的转型。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革新了教学手段,更为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辟了新的路径。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和人文知识,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抽象性使得传统教学方法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研究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运用,探讨了其带来的益处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中学地理教学的品质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