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中学版) 2025年-1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21

    新课标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沉浸式”育人模式初探——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为例

    作者:郝苏苏页码:61-63

    摘要: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人文底蕴、家国情怀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力倡导爱国主义教育的今天,历史学科的德育教化功能不容小觑。在历史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依托历史情境设问,层层推进,由浅入深,为学生构建起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历史的认知路径,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训练历史学科思维,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如何合理创设历史情境,利用其以情动情、以景移情等优势,通过历史情境渗透家国情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待历史教师进一步探索与挖掘。

  • 22

    从子午镇看坝区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初探

    作者:张明荣页码:64-66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欠发达地区对打工经济的依赖,大量学生家长外出务工,以及不规范的招生政策,使农村学校,特别是坝区学校面临生源急剧减少的问题,已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进行一些探讨。

  • 23

    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作者:罗娇页码:67-69

    摘要:项目式学习具有系统性的特点,要求中学生在项目环境中熟练运用所学内容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在信息时代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法的应用与效果评估。通过分析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意义,探讨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基础和实施策略,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 24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齐莹页码:70-72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策略及保障机制。文章阐述了创新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和在生物学科学习中的特殊价值,提出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等具体策略,并强调了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和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的重要性。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 25

    初中生外语学习无聊情绪调查研究

    作者:李景菊页码:73-75

    摘要:无聊情绪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现今受到来自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无聊情绪是一种低唤醒、过程型负性情绪,在外语课堂中较为常见,对外语学习成效有诸多消极影响。现有关无聊情绪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大学生群体,对中学生的关注度远远不够。鉴于此,本文以南疆地区库尔勒华山中学初一七(四)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初中生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的现状,并就改善学生的无聊情绪,提高学生英语的积极情绪,提出相关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 26

    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作者:谢金梅页码:76-78

    摘要: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中读图能力是地理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技能。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图表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在发展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是当前地理教学亟待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 27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情境式教学探究——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

    作者:陈红燕页码:79-81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不论是哪一门学科,都有着更高的教育要求,对于高中地理这门课程来说,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当前地理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教师需要对此进行更为充分的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能力激发。因此,本文就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以《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进行举例,从而将情境式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以此来更进一步地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 28

    突破服务的“围墙”——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作者:郑齐鹏页码:82-84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当前中小学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管理理念更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围绕破除传统图书馆服务“围墙”这一中心议题,提出了拓展资源边界、创新服务方式、优化空间布局、升级技术平台、深化校园融合、加强师资培训等一系列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小学图书馆开启智慧化发展新航程提供思路借鉴,助力其全面提升服务学校教育、服务师生成长的能力和水平,成为融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智慧图书馆”“未来学校的心脏”。

  • 29

    初中英语阅读可视化教学方式的探究与实践

    作者:关少梅页码:85-87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感知、了解外界的重要渠道。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达成这一目的,老师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可视化教学扩展了新的教学模式和途径。思维导图、时间轴、鱼骨图、标题摘要、文字云图、插图或图表等教学方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30

    数字资源赋能下的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廖宏丽页码:88-9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充分领会项目式学习的意义,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获取丰富的学习成果。但是从当前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优化,探索丰富的数学资源,使他们能够通过深入探索提高对英语科目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