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中学版) 2019年-9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31

    心理沟通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关系及落实策略

    作者:杨晓峰页码:21-21

    摘要:新形势下,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不仅是德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它不仅能团结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而且能提高初中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产生积极的能量,促进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通过德育与心理沟通相结合,使初中生成为人,养成遵纪守法、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大力提高初中学生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培养初中学生的现代道德观念.符合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严格要求.

  • 32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活化教学

    作者:张玉慧页码:22-22

    摘要: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这有利于帮助学校转变道德和法治教学现状.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从隐形透明状态渐渐站出来被赋予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责任,也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素质教育对处于易塑造期的小学生心身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地学习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地品德和法治意识,有利于培养一批有思想有道德的好少年.

  • 33

    初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分析

    作者:崔小葵页码:22-23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成长、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一种综合性素养,只凭借单纯的课堂讲解是很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教育,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 34

    探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冯华丽页码:23-23

    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非常重要,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为此,学校教师必须要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将情感教育因素渗透进去展开教学工作,千万不能够一直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涨幅情况,要将关注点投放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上.

  • 35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初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策略

    作者:柴杰卉页码:24-24

    摘要:初中学生的年龄段处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塑造期,也就是常说的人格塑造关键期.初中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认可.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按照新课标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逐步引导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 36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经验分析

    作者:辛林英页码:24-25

    摘要: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积极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在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小学德育工作可以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有机地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全面发展.作者将在本文中研究小学德育工作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互融合的具体举措,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优化内在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 37

    网络大环境下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者:李斌页码:25-25

    摘要:网络大环境给初中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上的便捷,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和开放,带来积极的影响的同时,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也出现一些忧虑,是否畅通和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会对学校传统的德育工作产生冲击呢?学生的思想意识是否会受到不良思潮影响呢?基于这些实际问题,下文以网络环境为背景,尝试分析中学德育工作开展路径,旨在促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向着良性发现发展.

  • 38

    回归生活的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探究

    作者:林剑钊页码:26-26

    摘要: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学习成绩已经不是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在意的是他的品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并不能只是在意学生的成绩,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才是重点.初中正是处在一个情感萌芽,青春叛逆的特殊时期,而农村作为教育的边缘地带,所以针对回归生活的农村的初中德育教育更应该值得教师去研讨,研究.

  • 39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认识

    作者:王丽页码:26-2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重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创新施教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其理性精神、科学意识,使其认识物理学科的本质.同时更应关注德育渗透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养成终身学习意识.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立足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展开对有效策略的探究.

  • 40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探讨

    作者:岳国裕页码:27-27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只有立足教学实际,以新课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方法为途径,以实践为依托,创新思路,勇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