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中学版) 2020年-11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21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渗透

    作者:王爱平页码:15-15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快速成长发育,思维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关键节点,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对他们之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其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 22

    多媒体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王利荣页码:16-16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推广,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不应只注重文化教育,而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致使其不愿听从教师管理,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便了解学生想法,帮助其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对多媒体在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 23

    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杨敏页码:16-17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育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德育,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较为薄弱,在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的判断出人物的好坏、事情的轻重缓急。面对此现状,教师的重点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且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24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探析

    作者:张柳仙页码:17-17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繁多、复杂,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很难保持绝对的耐心,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厌烦感。基于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就需要致力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此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 25

    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以数学解题为例

    作者:王正国页码:18-18

    摘要:中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心理健康教育却又相对滞后。一方面,人们的陈旧观念导致当事人或者家长不愿意接受现实,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也跟不上。社区建有心理辅导站,但缺乏专业人员;许多学校配备心理辅导室,但没有专职心理老师。文章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与实际条件之间的矛盾,阐述通过学科渗透的办法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

  • 26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中后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爱民页码:19-19

    摘要:高中后勤精细化管理是把后勤服务保障中具体、平凡、枯燥的工作用心做好,真正体现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这既是不断满足师生要求、树立后勤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学校后勤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就此问题做了研究。

  • 27

    假如我是你——浅谈高中班级管理中换位思考的运用

    作者:林雪娥页码:19-20

    摘要:在校园教育期间,班级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效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换位思考”是班主任常用的一种管理形式,使学生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较大程度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 28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评价

    作者:张阳页码:20-21

    摘要:随着医院财务规模的扩大,对医院财务工作的管理是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医疗保险支付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探讨,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医院财务管理,在此基础上,突出工作的核心,力求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在一定的规范下,使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更加纪录化。本文主要概述了现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具体内容和改革的重点,并详细分析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 29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跳绳运动

    作者:武海波页码:21-21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急剧增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阳光体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正被人们不断的重视起来。跳绳运动作为一项简单易学的运动,它不受场地限制,可以随时地让学生进行锻炼,在跳绳中学生的肺活量及各项身体机能提高。

  • 30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如何才能增强趣味性

    作者:孙文莉页码:22-22

    摘要:新时代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在美育教育中,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素质。要想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尤为重要。幼儿教师必须寻找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采取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锻炼其音乐想象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